7月13-15日,第七屆廣西教育裝備展示會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裝備企業展出了最尖端的教育前沿產品及技術設備,涉及電化教學、智慧教育、創客空間以及音體美、心理教育等多個領域。
近年來,教育裝備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層出不窮,讓人眼界大開,教育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孩子們學得更快樂,老師教得更輕松,課堂亦變得更智慧。
A
智能方案彌補師資不足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推進書法教育也被寫進國家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和相關實施意見當中。可對農村學校而言,書法老師少之又少甚至根本找不到,成了開設書法課的“攔路虎”。
記者在裝備展上看到,有參展企業適時推出的“書法教室解決方案”,讓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通過技術人員的演示,記者感受到了數字書法課堂滿滿的“科技范兒”:課程系統由書法教育專家、知名書法家共同研發,傳統的筆墨紙硯與現代科技相融合,增加智能感應、智能評分、多維互動等功能,有效解決了學校師資缺乏,書法課程不標準、不規范等問題。
“想開設書法課但沒老師,這個東西正是我們想要的。”在參觀完書法教室一體解決方案之后,馬山縣的黃老師感慨地說。廣西教育裝備協會負責人表示,“智慧教育”型教育產品成為此次展會的亮點。類似于智能書法教室這樣的一大波科技產品,讓老師教得輕松,讓孩子學得有趣。
農村學校缺的還有心理老師。一些孩子心理有了波動,老師也不能做出及時、準確、科學的判斷。南寧市一公司研制的心理器材,可以自動辨認學生心理狀態,并對一些危險狀況及時做出警示。
B
智慧產品讓課堂更有趣
傳統課堂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一味接受,師生間缺乏必要的溝通互動,課堂難免枯燥。此外,老師很難判斷自身的授課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點,教學效果不能得到及時反饋。如今,不少智慧產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設計。
“學生上課是否分心了,對老師講的內容是否感興趣,全部能被觀察到。”在深圳博為的展臺上,技術人員給記者演示了其智慧教學方案——通過人臉識別對學生進行考勤,同時也可以準確捕捉到學生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從而分析出學生上課的專注度,老師可據此做出相應的教學調整,加強師生互動。地理學科中的天體地理部分一直是教學難點,這部分知識的專業術語多,相關概念過于抽象、枯燥,學生難以理解。如何打破這種僵局呢?數字星球系統,將二維圖像顯示為球形屏幕上的360度三維圖像,逼真模擬各種天體。這種沉浸式教學方式,讓學生形象地感知星球的動態運行過程,從而進一步激發其想象力、認知欲和創造力。
南寧市玉蘭路小學是智慧教育的集大成者,廣西教育裝備協會投入300萬元,在該校建立智慧教育示范學校,電子書法教室、創客空間、微型智能圖書館等一應俱全。“可以說,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校園建設,給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帶來顛覆性變化。”校長謝凱介紹說,實體展示、網絡動畫展示改變了傳統平面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智慧課堂采用現代化的網絡互動演示,大大增強了互動性和趣味性,是孩子們學習科學知識、開展科技實踐活動的絕佳平臺。
C
多彩課堂在八桂生根
裝備展設廣西中小學創新特色實驗案例展示區,來自全區14個市的中小學校代表,秀出了想法和創意。這些創新設計,讓中小學校園生活變得更加多彩。
柳州市文惠小學的師生們現場展示了卡魅實驗、魯班工藝等創客課程,讓人耳目一新。卡魅實驗室既是設計間,又是加工制作坊,在這里,學生變身“創客”,釋放創意,自己設計、切割、拼裝出作品。桂林市清風實驗學校帶來的創客空間項目,也相當高大上,學生們動手操作3D打印機、制作恐龍模型等。
有些學校受條件所限,做不到高大上,但他們從自身實際出發,課堂照樣多姿多彩。都安瑤族自治縣丹陽小學位于地蘇鎮,他們結合當地的藤編工藝創建了“巧巧手樂園”。南寧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展示了民族多元化體驗拓展課程,有手工刺繡、扎染等,體現出濃濃的民族特色。此外,瑤繡、坭興陶、版畫等各種民間工藝,也被搬進了當地中小學校的課堂,開闊了孩子們的視野,更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廣西教育技術裝備中心研發部主任吳斌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區積極推動信息化和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化建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各地各類學校主動發揮優勢,不拘一格地創建綜合實驗室、特色實驗室、學科專用教室和創客教育空間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