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放暑假,上海向明中學的一座小洋房里,就聚集了不少學生前來做實驗。即將在這兒舉辦的發明創新夏令營名額,已被一搶而空。這座小洋房里有上海中小學首創的自助餐式創新實驗室,屋內設置了許多貨架,上面擺放著各種物理實驗器材和元件:電動玩具、磁鐵、紅外體感車、開源硬件,以及向明中學教師開發的各種實驗器材。
與其他中學實驗室不同,在這個自助餐式創新實驗室,學生可以選擇元器件和套件,做自己感興趣的、課本上沒有的實驗課題。向明中學科技指導老師、上海發明協會青少年創新委員會主任黃曾新說,這種實驗室和相關課程可消除中學實驗室利用率低、學生不喜歡不投入的弊端。
“趣味磁學百寶箱”激發質疑精神
據介紹,自助餐式創新實驗室里有近30個貨柜、約500個貨箱和幾千個元器件,擺滿了4個房間和過道。向明中學校長芮仁杰表示,在這個實驗室,學生可以自由組合實驗器材,進行自主實驗,自主探究感興趣的課題,而不是像普通實驗那樣只有固定操作和器材。自助餐式創新實驗室還配備了歷屆學生制作的近百個創新項目套件,它們都獲得過青少年科創比賽獎勵,在校學生可以在此基礎上做進一步研究。
黃曾新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中學開展的實驗往往是驗證性實驗,學生要做的只是再現書本上的實驗結果,很難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創新思維。因此,他帶領團隊打造了自助餐式創新實驗室,并開發了一系列實驗課程和器材。
“趣味磁學百寶箱”是他設計開發的實驗器材之一。只見一個盒子里排列著各種各樣的磁鐵和金屬。他拿起一塊大磁鐵和一塊小磁鐵,問學生:“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個說法一定正確嗎?”他把兩塊吸在一起的磁鐵分開后,把小磁鐵翻了個身,靠近大磁鐵,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原本極性相反的兩塊磁鐵吸在了一起。
黃老師告訴學生,根據磁性強弱,磁體可以分為硬磁、半硬磁和軟磁。強磁如釹鐵硼合金,制造時很難充磁,但一旦充上磁性就很難改變,一直“忠心耿耿”。半硬磁如鋼針,相對容易充磁,但磁性也容易改變,像聽話的學生。軟磁如鐵,當磁場消失時,磁性會立即跟著消失,像墻頭草。當磁性不一樣的兩塊磁鐵接觸時,磁性弱的一方會被改變磁性,從而無法出現“異性相斥”現象。“所以準確的說法是,異性相斥是有條件的,只有當磁場強度相似時才會出現。”
像“趣味磁學百寶箱”這樣的實驗器材,黃曾新一共設計開發了4個,包括電磁感應、無線傳輸和負壓容器百寶箱。由此開展的教科書上沒有的實驗操作,吸引了學生興趣,也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質疑精神。
引導中學生開展“私人訂制”實驗
在自助餐式實驗室里,學生可以自主選用的不只是各種器材和元件,還可以“私人訂制”。任何有價值的學生創意,都能在這里得到驗證,并匹配充足的資源開展探究。如果實驗室里缺少相關器材,老師會購買或進行外加工。
建筑玻璃幕墻老化后,可能脫落砸傷行人。對于這個社會問題,向明中學學生想到了一個方案——利用攝像頭和專門軟件監測玻璃幕墻,一旦發現玻璃有變形跡象,立即預警。為了探究這個方案的可行性,自助餐式實驗室購置了攝像頭。如今,在計算機老師的指導下,幾名學生正在編寫程序,研究通過計算機編程控制攝像頭的監控路徑并進行建模,收集有效變量和數據。
陶楊霖等三名學生則把目光投向了地球同步衛星。他們了解到,地震的發生是由地球板塊應力過大,擠壓地面造成的,于是有了創新靈感——如果能用同步衛星觀測地形變化,是不是可以實現地震監測和預警?帶著這一想法,他們在科技老師帶領下,拜訪了市地震局和計算機專家,得到專家的指導和鼓勵。隨后,他們查閱了很多英文論文,發現與傳統地震監測手段相比,利用衛星航拍地形的監測方法獲得的數據更多,成本也更低,監測精度有望提高多個數量級。暑假里,三名學生整天泡在創新實驗室,利用沙箱模型和攝像頭進行實驗。
芮仁杰表示,創造性人才的培養,關鍵是要營造創造環境、制訂促進創造力發展的機制,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興趣,并由興趣出發養成想象、質疑、實踐論證的習慣。中學基礎教育階段的這方面工作,能為學生未來成為創造性人才奠基。